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

  • 202510-30
    IP65防护+电子密码锁:MSI-6088水质微型站的全天候安全设计

    从实验室到野外:水质监测设备的"生存挑战"2025年7月,台风"海燕"过境广东沿海某工业园区,11级强风裹挟着暴雨肆虐了整整12小时。灾后检查发现,园区内5台传统水质监测设备全部瘫痪,唯有上海博取仪器的MSI-6088型水质多参数智慧在线微型站仍在正常工作——屏幕上跳动的九参数数据显示,台风期间该监测点的水质变化曲线完整无缺,数据有效率高达98.3%。这个真实案例揭示了水质监测设备的"严酷考验":在实验室环境下表现优秀的仪器,到了野外可能因腐蚀、进水、盗窃等问题迅速失效。某环...

  • 202510-30
    上海博取仪器发布MSI-6088水质微型站 九参数一体化设计带领行业升级

    2025年10月30日,上海博取仪器有限公司正式发布新一代MSI-6088型水质多参数智慧在线微型站,这款集成了九项核心监测参数的创新设备,将传统需要数平方米实验室才能完成的检测项目浓缩至直径35厘米的集成式机箱中,标志着我国水质监测设备正式进入"微型化全参数"时代。九参数一体化突破行业瓶颈5分钟完成总磷总氮检测发布会上,上海博取仪器研发总监李工现场演示了MSI-6088的核心功能:设备同时集成COD、氨氮、总磷、总氮、pH、浊度、电导率、溶氧、温度九项监测参数,通过微流控芯...

  • 202510-29
    从月均3次到季度1次 - 某水厂用CLG-2060实现运维成本下降60%

    2025年3月,湖北某县级自来水公司的运维日志显示了一组惊人对比:在使用CLG-2060DPD余氯在线分析仪前,其下属3个水厂的余氯监测设备每月平均发生2.3次故障,试剂更换需专人每15天操作1次,每年耗费在设备维护上的工时达1460小时。而在全面换装新设备6个月后,这些数字分别降至0.2次/月、90天/次和584小时/年。"相当于每年多出3个运维人员的工作量,"该公司负责人李经理在行业交流会上展示的PPT让全场哗然,"更关键的是,我们的出厂水合格率从98.2%提升到100%...

  • 202510-29
    远程监控普及率三年增长200% 这款监测仪凭什么成为标准配置

    2025年9月,杭州某智慧水务指挥中心的电子大屏上,372个红色圆点正在实时闪烁。这些分布在城市管网关键节点的监测点,通过CLG-2060DPD余氯在线分析仪的RS485接口,将每5分钟更新的余氯数据源源不断上传至云端平台。当系统检测到某小区管网余氯值降至0.04mg/L时,自动触发三级预警,15分钟内维修人员已携带设备赶赴现场。这场教科书级的应急响应,背后是物联网技术对传统余氯监测模式的重构。从"信息孤岛"到"数据互联"的技术跨越传统余氯监测长期面临"三难"困境:数据时效性...

  • 202510-29
    饮用水安全进入“微克级“监控时代 CLG-2060如何重构管网监测标准

    2025年6月,国家卫健委发布的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修订稿引发行业震动。新国标将饮用水余氯指标的监测频率要求从每月2次提升至实时监测,同时将管网末梢水的余氯限值精确到0.05mg/L。这一变化直接推动全国2000余家供水企业启动监测系统升级,智能余氯在线分析仪市场应声扩容300%。在这场行业变革中,CLG-2060DPD余氯在线分析仪正以技术参数的差异化优势抢占市场。这款采用DPD比色法的监测设备,实现了0.00-10.00mg/L的宽量程覆盖,尤其在0-5mg/L区间内保...

  • 202510-10
    用户实测:博取IEC系列传感器在饮用水监测中的3大优势

    “以前每天要人工采样6次,数据滞后还容易出错,现在坐在中控室就能看到实时数据,传感器运行半年没出过一次故障。”吉林省某市自来水厂负责人李工对改造效果赞不绝口。2024年,该厂投资380万元进行水质监测系统升级,核心替换为博取仪器IEC-DNFA感应式电导率传感器,实现从水源水到出厂水的全流程监测,数据准确率从89%提升至99.8%,运维成本降低70%。改造背景:传统监测的三大痛点该厂原有系统采用电极式电导率传感器,面临三大难题:•维护频繁:水源水藻类多,电极每月需酸洗2次,每...

  • 202510-10
    工业废水监测2.0时代:传感器如何从“末端检测”走向“过程管控”?

    2025年5月,湖南省《水污染源锰、铅、镉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》正式实施,要求工业废水排放口需安装多参数在线监测设备,数据每小时上传至省级平台。这一政策加速推动工业废水监测从“末端达标”向“全过程优化”转型,而感应式电导率传感器凭借抗污染、宽量程等优势,正成为化工、电镀、制药等行业的“刚需配置”。政策驱动监测升级,从“事后处罚”到“实时预警”传统工业废水监测依赖人工采样,数据滞后超24小时,某电镀园区曾因暴雨导致氨氮超标未及时发现,引发河道污染,企业被处罚200万元。而部署博...

  • 202510-10
    环保新规下,工业废水监测为何选感应式电导率传感器?

    2025年4月,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DB31T1091-2025)正式实施,新增电导率检测精度要求,将水质监测推向“高精度、智能化”新阶段。与此同时,全球电导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亿美元,中国贡献超35%份额,其中感应式电导率传感器以12.7%的年复合增长率在细分赛道。在政策与需求的双重驱动下,这一技术正从工业废水、市政供水向半导体制造、生物医药等领域加速渗透。政策倒逼技术升级,感应式传感器成合规。新国标明确要求饮用水电导率监测误差需≤±2%,传统电极式...

共 359 条记录,当前 2 / 45 页  首页  上一页  下一页  末页  跳转到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