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“以前每天要人工采样6次,数据滞后还容易出错,现在坐在中控室就能看到实时数据,传感器运行半年没出过一次故障。”吉林省某市自来水厂负责人李工对改造效果赞不绝口。2024年,该厂投资380万元进行水质监测系统升级,核心替换为博取仪器IEC-DNFA感应式电导率传感器,实现从水源水到出厂水的全流程监测,数据准确率从89%提升至99.8%,运维成本降低70%。改造背景:传统监测的三大痛点该厂原有系统采用电极式电导率传感器,面临三大难题:•维护频繁:水源水藻类多,电极每月需酸洗2次,每...
2025年5月,湖南省《水污染源锰、铅、镉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》正式实施,要求工业废水排放口需安装多参数在线监测设备,数据每小时上传至省级平台。这一政策加速推动工业废水监测从“末端达标”向“全过程优化”转型,而感应式电导率传感器凭借抗污染、宽量程等优势,正成为化工、电镀、制药等行业的“刚需配置”。政策驱动监测升级,从“事后处罚”到“实时预警”传统工业废水监测依赖人工采样,数据滞后超24小时,某电镀园区曾因暴雨导致氨氮超标未及时发现,引发河道污染,企业被处罚200万元。而部署博...
2025年4月,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DB31T1091-2025)正式实施,新增电导率检测精度要求,将水质监测推向“高精度、智能化”新阶段。与此同时,全球电导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亿美元,中国贡献超35%份额,其中感应式电导率传感器以12.7%的年复合增长率在细分赛道。在政策与需求的双重驱动下,这一技术正从工业废水、市政供水向半导体制造、生物医药等领域加速渗透。政策倒逼技术升级,感应式传感器成合规。新国标明确要求饮用水电导率监测误差需≤±2%,传统电极式...
“以前8个人轮班巡检,还是赶不上数据上报时效,现在系统自动监测、自动上传,我们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。”宁夏某三甲医院后勤主任王工感慨道。2024年,该院为响应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8466-2005)修订要求,部署博取仪器DCSG-2099多参数水质在线分析系统,实现废水pH、电导率、COD等6项指标实时监测,运维人员从8人减至2人,年节省成本60万元,数据在线率达99.9%,顺利通过自治区环保验收。改造前痛点:医疗废水监测的“三座大山”该院原有监测方式存在三大问...
2025年3月,《GB5749-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全面落地,实时监测要求推动水质微型站市场迎来爆发。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,2025年国内微型站采购量同比激增45%,其中哈希MS9000、聚光MiniStation-3100与上海博取MSI-6088占据80%份额。这场“三国杀”中,谁能真正平衡精度、成本与场景适配性?精度对决:从实验室数据到实战表现在上海某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对比测试中,三款设备同时监测同一地表水样本(COD浓度5.23mg/L),结果呈现显著差异:•上海...
2025年7月,上海博取仪器凭借MSI-6088水质监测微型站的核心技术突破,成功入选上海市"专精特新"企业名单。这家深耕水质监测领域17年的企业,正通过物联网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,重新定义行业智能化标准。当传统监测站还在依赖人工巡检时,MSI-6088已实现"实时预警+预测性维护"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,将运维成本直接削减30%。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:AI重构监测逻辑凌晨3点,宁夏某医院的水质监测中心突然响起警报——MSI-6088微型站的余氯传感器数值出现异常波动。系统自动触...
新国标GB5749-2022实施:地表水监测迎来技术革命2025年4月,《GB5749-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正式落地,其中“实时数据传输+数字化管理”的强制要求,直接推动水质监测行业从“人工采样+实验室分析”向“在线实时监测”转型。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,新国标实施后,地表水自动监测站覆盖率需提升至85%,传统监测站因占地面积超12㎡、单站成本超50万元的劣势,正逐步被微型站取代。上海博取仪器研发的MSI-6088水质监测微型站,以“占地面积<2㎡、部署成本降低50%”的...
在化工连续反应过程中,酸碱浓度的精准控制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与生产安全。例如,某精细化工企业因NaOH浓度监测滞后导致中和反应过度,不仅造成原料浪费,还引发设备腐蚀隐患。此类问题的解决依赖于酸碱浓度计的核心功能——通过电导率测量实现溶液浓度的实时转换与监测。电磁感应式测量原理电磁感应式电极结构是当前工业主流技术,其核心组件包括励磁线圈与接收线圈。励磁线圈通入交变电流产生交变磁场,当溶液流经传感器时,会感应出与电导率成正比的涡流,接收线圈则检测该涡流产生的感应电势。这种非接触式设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