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2025年3月,某县级水厂的月度报表显示:自来水生产环节的“跑冒滴漏"导致单吨水成本比行业均值高18%。而隔壁水厂同期更换MPG-5099S水质监测仪后,每月节水超1000吨——同样的监测精度,为何差距如此悬殊?
在水质监测环节,传统设备采用“常开式"取水模式:24小时不间断从管网抽取水样,即便夜间水质稳定期也持续运行。以行业平均流量50L/h计算,一台设备每天耗水1.2吨,全年高达438吨。若水厂部署10台监测仪,年耗水量可填满一个小型水库(约4380吨)。
“以前觉得这点水不算什么,直到看到水费单才惊觉:一年光监测取水就花了近2万元。"某南方县级水厂负责人坦言。更棘手的是,部分水厂为节省成本减少取水频率,导致数据失真,面临监管处罚风险。
MPG-5099S的定时取水功能重新定义了监测仪的用水逻辑。通过内置智能控制系统,设备可根据水质波动规律设置取水周期,例如“工作1小时、停机2小时"的“断2开1"模式(可自定义调整)。
技术原理:
• 流量控制:设备取水流量稳定在50-60L/h(数据来源:《MPG-5099S产品介绍》),精确匹配检测需求;
• 时间调度:非高峰时段自动停机,避免无效取水。以每日工作8小时计算,单日耗水量降至0.4吨,仅为传统设备的1/3;
• 应急响应:当检测到水质异常(如余氯突降),系统自动切换为连续监测,确保数据不中断。
节水效益测算(以单台设备为例):
运行模式 | 日均耗水量 | 年均耗水量 | 年节水总量 | 年节省水费(按5元/吨计) |
传统常开模式 | 1.2吨 | 438吨 | - | - |
MPG-5099S定时模式 | 0.4吨 | 146吨 | 292吨 | 1460元 |
若水厂部署40台MPG-5099S,年节水总量可达11680吨,接近12000吨,相当于为3000人提供一年的生活用水(按日均100L/人计算)。
2025年5月,湖北某县级水厂(日供水1万吨)将10台传统监测仪更换为MPG-5099S,启用“断2开1"定时取水模式。30天后数据显示:
• 取水总量:从36吨降至12吨,节水率66.7%;
• 运维反馈:设备未出现数据断档,余氯、浊度等指标监测精度符合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(GB 5749-2025)》要求(余氯±3%FS,浊度±3%FS);
• 综合效益:除节水外,因停机时间增加,试剂消耗减少20%,年综合成本降低约1.2万元。
在“双碳"目标与水资源紧张的双重压力下,节水已成为水厂降本增效的核心课题。MPG-5099S的定时取水技术不仅直接减少水费支出,更通过“数据驱动+智能调度"模式,推动监测环节从“粗放式"向“精细化"转型。
对于中小水厂而言,这一功能尤为关键:无需复杂改造,仅通过设备升级即可实现水资源与运营成本的双重优化。正如某水务集团工程师评价:“过去节水要靠管网改造,现在一台监测仪就能迈出第一步。"
行动建议:
• 水质稳定的市政水厂:优先采用“断2开1"模式,平衡节水与数据连续性;
• 工业废水处理场景:根据生产周期自定义取水时段,避免夜间无效运行;
• 高耗水地区:结合当地水资源费标准,测算投资回报周期(通常6-8个月可收回设备差价)。
从“被动耗水"到“主动节水",MPG-5099S的定时取水功能正在重新定义水质监测的“绿色标准"。对于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水厂而言,这不仅是一项技术升级,更是应对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。